韦伯咨询:2025年中国锂盐行业专题调研与深度分析报告(摘要)
以碳酸锂、氢氧化锂和氯化锂为代表的锂盐产品作为锂电行业的核心原料,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化学储能等下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其市场需求持续提升。
锂产业链大致上可以分为锂资源上游开采、中游提炼及下游应用。上游开采环节,锂资源供给目前大多数来源于盐湖和矿石提锂,以及少量的锂电池回收。
中游提炼环节,以碳酸锂、氢氧化锂和氯化锂作为基础原料,可进一步加工生产锂金属和锂电池正极材料、电解液、催化剂等化合材料。
下游应用环节,锂产品的领域广泛,主要可分为电池领域和传统工业领域,电池应用包含电动汽车、化学储能、3C消费及工业电子、电动工具等;传统工业领域主要包含医药、陶瓷玻璃、润滑剂、催化剂等。
锂元素在地壳中含量约占0.0065%,丰度居于第二十七位,全球锂资源较为丰富,但资源量分布很不均匀,大多分布在在南美锂三角地区(阿根廷、玻利维亚和智利三国毗邻区域)、澳大利亚、中国、美国、刚果(金)和加拿大等少数区域。
盐湖卤水型锂矿主要分布在南美锂三角地区,其次是中国的青藏高原和美国西海岸。伟晶岩型锂矿与造山带关系紧密,全球分布较广泛,主要有澳大利亚西部、中国青藏高原周边、刚果(金)等国家和地区。
受全球资源分布不均、自然环境、政府政策、开发条件与技术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全球锂矿开发分布也较为集中。
根据美国地质勘探局数据,截至2024年1月,世界锂金属储量约2,800万吨,折碳酸锂当量约1.5亿吨(按1:5.3折算),主要分布在南美锂三角地区和澳大利亚合计占比达68.21%,中国占比为10.71%。
截至2024年1月,我国已有锂储量1,590万吨(折碳酸锂当量),占全球比例为10.71%。我国锂矿资源类型多样,包含了盐湖型与伟晶岩型,伟晶岩型又可细分为以锂云母为主的花岗岩型、以锂辉石为主的花岗伟晶岩型等矿床。与全球锂资源分布类似,我国盐湖型锂资源的占比较高。
从分布区域来看,锂资源主要分布在青海、西藏、四川、江西、新疆、湖南等省区;其中,西藏和青海为盐湖卤水型,四川和新疆主要为锂辉石,江西和湖南主要为锂云母。
电池领域应用包含电动电池、化学储能、消费电池等,是锂盐下游应用的核心领域;传统工业领域主要包含医药、润滑剂、陶瓷玻璃、催化剂等。
因为锂元素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锂盐既可用作催化剂、引发剂和添加剂等,又能够适用于直接合成新型材料以改善产品性能,被大范围的应用于玻璃、陶瓷、润滑、铸造、医疗等领域,被称为“工业味精”。
近年来,在全球碳中和的背景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深化,电动汽车、风光储能、电子科技类产品等新兴起的产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带领锂盐行业快速地发展,需求结构从传统行业切换至成长行业,电池领域成为锂盐下游应用的主要场景。
2021年电池领域占锂盐产品下游应用的81%,2025年预计将上升至93%;随着电动汽车、风光储能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的应用占比将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