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产品中心

海城菱镁产业升级稳步推进

  13日,海城市牌楼镇菱镁工业园区内,辽宁隆承高温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年产35万吨洁净钢用镁质功能耐火材料生产线正开足马力运转。

  作为辽宁省万亿级冶金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的重点项目,年产35万吨洁净钢用镁质功能耐火材料生产线亿元,自投产以来,产能持续攀升。“去年刚投产时月产能约2000吨,经过技术优化与人员磨合,今年4月突破4000吨,5月起稳定在5000吨以上。”企业负责人的介绍,既展现了项目快速提升的产能实力,也反映出市场对高品质镁质材料的旺盛需求。

  今年以来,海城市锚定菱镁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目标,以创建“八个一”工作体系为核心抓手,通过与彭寿院士团队深度协作,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海城市菱镁产业绿色升级示范区创新采用“园区管理+企业高薪+编制托底”模式吸引高层次人才,入驻人才派驻至牌楼菱镁产业转型升级创新中心开展技术服务。创新中心实体化运作稳步推进,三大办公区域布局明确,涵盖中科院沈阳金属研究所、东北大学等多家科研单位共建工作室及彭寿院士工作室。综合实验室与中试基地依托海镁集团现有资源加速改造,实验室聚焦材料检验测试与工艺优化,中试基地致力于科研成果产业化,已与中科院李应举团队就合作模式达成共识,场地改造与设备采购规划同步推进。

  今年6月底,海城市菱镁产业战略委员会完成组建,吸纳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定向把关。同时,智慧与价格指数两大平台功能持续完善,智慧菱镁大数据平台通过AI监控强化矿山源头管控,已注册企业2300余家;中国菱镁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平台(海城指数)作为全国首个地区冠名的菱镁产业指数,正在推进采购流程,未来将通过主流媒体扩大影响力。检验测试中心以海城市场局现有设施为基础,引入第三方机构运营,预计近期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将填补本地检验测试能力短板。

  院士团队的深度参与,为菱镁产业升级注入科创活力。双方已就海城菱镁产业战略规划编制达成一致,院士团队将进驻开展调研。在“一区四园”空间规划优化上,院士团队提出16项建议。在技术合作领域,围绕“相对真空炼镁 ”“超高纯镁制备”等技术的设备采购与中试安排正加速落地,人才招引工作也将进一步优化。

  13日,海城市牌楼镇菱镁工业园区内,辽宁隆承高温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年产35万吨洁净钢用镁质功能耐火材料生产线正开足马力运转。

  作为辽宁省万亿级冶金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的重点项目,年产35万吨洁净钢用镁质功能耐火材料生产线亿元,自投产以来,产能持续攀升。“去年刚投产时月产能约2000吨,经过技术优化与人员磨合,今年4月突破4000吨,5月起稳定在5000吨以上。”企业负责人的介绍,既展现了项目快速提升的产能实力,也反映出市场对高品质镁质材料的旺盛需求。

  今年以来,海城市锚定菱镁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目标,以创建“八个一”工作体系为核心抓手,通过与彭寿院士团队深度协作,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海城市菱镁产业绿色升级示范区创新采用“园区管理+企业高薪+编制托底”模式吸引高层次人才,入驻人才派驻至牌楼菱镁产业转型升级创新中心开展技术服务。创新中心实体化运作稳步推进,三大办公区域布局明确,涵盖中科院沈阳金属研究所、东北大学等多家科研单位共建工作室及彭寿院士工作室。综合实验室与中试基地依托海镁集团现有资源加速改造,实验室聚焦材料检验测试与工艺优化,中试基地致力于科研成果产业化,已与中科院李应举团队就合作模式达成共识,场地改造与设备采购规划同步推进。

  今年6月底,海城市菱镁产业战略委员会完成组建,吸纳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定向把关。同时,智慧与价格指数两大平台功能持续完善,智慧菱镁大数据平台通过AI监控强化矿山源头管控,已注册企业2300余家;中国菱镁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平台(海城指数)作为全国首个地区冠名的菱镁产业指数,正在推进采购流程,未来将通过主流媒体扩大影响力。检验测试中心以海城市场局现有设施为基础,引入第三方机构运营,预计近期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将填补本地检验测试能力短板。

  院士团队的深度参与,为菱镁产业升级注入科创活力。双方已就海城菱镁产业战略规划编制达成一致,院士团队将进驻开展调研。在“一区四园”空间规划优化上,院士团队提出16项建议。在技术合作领域,围绕“相对真空炼镁 ”“超高纯镁制备”等技术的设备采购与中试安排正加速落地,人才招引工作也将逐步优化。

 

上一篇: 沿海中心_福州沿海中心概况-福州搜狐焦点网 下一篇: 江苏冶山矽卡岩型硼矿床中硼酸盐矿藏学特征研讨的开题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