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正告日方:玩火者必

  周年。日本军国主义历史上曾多次以所谓“存亡危机”为借口发动对外侵略,包括以“行使自卫权”为由悍然制造九一八事变侵华战争,拉开第二次世界大战序幕,给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乃至世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日本损人害己,

  今年也是台湾光复80周年。日本侵占台湾50年里实行殖民统治、掠夺,犯下了罄竹难书的罪行。台湾光复祖国80年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再提所谓“存亡危机事态:究竟是何居心?是否要重蹈日本军国主义覆辙?是否要再次同中国人民和亚洲人民为敌?是否企图颠覆战后国际秩序?如日方胆敢武力介入,将构成侵略行为,中方必将迎头痛击!我们正告日方,不要在上玩火,玩火者必!

  19世纪中期以来,日本是西方列强中侵略中国次数最多、杀害中国军民最多、掠夺中国财产和资源最多、破坏中国经济发展最严重的侵略者、掠夺者。我们要牢记日本多次侵略、掠夺和破坏中国所犯下的累累罪行。我们高度警惕日本右翼势力开历史倒车甚至复活军国主义,要继续加强防御能力,有力有效维护我国领土完整、主权和安全。

  据日本外务省网站2025年10月22日报道,日本外务大臣茂木敏充22日在外务省就职记者会有记者问及,作为高市政府的外相将准备怎么样发展与邻国的外交关系。茂木敏充表示,关于中国,确实存在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和挑战。因此,我们应该坦诚对话,并在讨论中坚持应该坚持的立场。日本多次侵略中国,残暴杀害中国百姓,疯狂掠夺中国财富和资源,严重破坏中国经济发展。关于日本,确实存在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是需要理清和切实解决。

  1868年,日本明治政府实行“殖产兴业”、“富国强兵”、“文明开放”三大政策,避免了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历时约40年(1907年前后)实现了工业化。随着日本国富兵强,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1835-1901)于1885年在《时事新报》发表《脱亚论》,宣称日本国民精神已“移向西洋文明”,对日本来说,“唇齿相依、邻国相助”之理已无意义,国际关系就是“禽兽相斗相食”。日本只能加入“食者”行列,与“文明国”共觅良饵。《脱亚论》成为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思想工具。1889年2月11日,明治天皇身穿欧洲元帅服、坐在日本新首都东京皇宫内的一个普鲁士扶手椅上,宣布日本“新宪法”。《日本就是敢说“不”》小册子作者之一渡部昇一坦承:“明治宪法的缺陷是把日本引向了战争。”

  日本“脱亚入欧”,成为西方列强之一,疯狂地侵略、掠夺和破坏邻国。清政府保守势力拒绝和破坏改革,中国从1840年英国侵华战争,经历了72年才在1911年辛亥革命中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在这期间,一个世界经济大国沦为半殖民地国家,多次遭受包括日本在内的西方列强百年侵略、掠夺和破坏,中国成为“一穷二白”的落后国家。

  日本《朝日新闻》2025年10月5日报道,高市早苗在担任自民党政调会长期间对“村山谈话”提出质疑,称“在谈话中加入‘侵略’一词不合适”。高市此举破坏了与邻国构建面向未来关系的基础。高市早苗10月4日当选日本自民党总裁后,韩国广播公司随即报道:“高市自1995年初次当选议员以来,否认日本战争责任,定期参拜供奉太平洋战争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展现极右倾向。”日本《读卖新闻》网站2025年10月24日报道,24日下午,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发表施政方针演说谈到关于对华关系,她一方面表示继续与中国推进“战略互惠关系”,另一方面又宣称“确实存在安全保障方面的担忧事项”。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从明治维新到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的80多年间,日本独自和参与对外14次战争中,有10次是侵略、掠夺和破坏中国的侵略战争。1894年日本策动的“甲午战争”是继1840年英国进行侵华战争后,西方列强中又一次严重侵华战争和掠夺。1895年4月17日本迫使清政府签订的“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后又一个最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主要内容有:“割让领土”——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后因列强干涉,日本退还辽东半岛,但勒索3000万两白银“赎辽费”;“巨额赔款”——日本从中国夺取白银3.5亿两,时任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兴奋”地表示:“在得到这笔赔款之前,根本就没有料到会得到这么多财富,本国全部收入只有8000万日元。一想到现在会有这么多白银滚滚而来,无论政府还是私人都觉得无比富裕。”开埠——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轮船驶入内河;设厂——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产品运销内地免收内地税。

  从1895年5月底起,日本侵占中国宝岛台湾长达50年。据史料记载:从1895年到1945年,日本累计掠夺原油约120.9万桶,天然气约10.4亿立方米;日本垄断了台湾的金、银、铜、煤等矿产资源,到1930年日资在台湾矿业公司资本总额中占比已高达80%;到1942年,台湾耕地的72%已被日本控制。日本侵占台湾、掠夺台湾财富和资源激起台湾军民奋起抵抗,其中持续近半年的“乙未战争”是台湾同胞作为中华民族一部分掀起的爱国主义抗日战争,部分湖南、安徽、广东籍官兵与台湾同胞组成的义军并肩抗击日本侵略者。日本侵占台湾期间,约65万台湾同胞在抗日斗争中献出宝贵生命。

  1900年,西方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日本军舰20艘,占八国联军军舰56艘的35.7%,日军20840人,占侵华八国联军54330人的38.4%。1901年9月7日西方八国迫使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清政府向这些列强“赔偿”白银4.5亿两,其中日本又夺取白银3000万两。

  1927年4月田中义一出任日本首相,田中于同年6月27日至7月7日主持召开旨在研究侵华战略的“东方会议”,他根据会议决议,起草了臭名昭著的《帝国对满蒙之积极根本政策》奏折(即《田中奏折》),1927年7月25日由宫内相代奏给昭和天皇。《田中奏折》提出日本侵华总体方针是“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即日本先占领中国东北地区,再吞并整个中国,称霸亚洲乃至征服世界。白纸黑字写得明明白白,这是日本有预谋、有步骤侵略中国和亚洲其他几个国家的铁证。

  日本实施《田中奏折》战略的第一步就是侵占中国东北地区。从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地区14年间,掠夺抚顺煤炭约3.2亿吨,从鞍山掠夺生铁超过228万吨、铁矿石约18亿吨、铜矿资源150余万吨、铝矿资源10万吨,以及大量稀土资源,掠夺木材约7亿立方米、粮仓约8亿吨。据统计,到1942年,东北地区钢材产量已占日本钢材总产量的近1/3、铝产量已占日本铝产量的40%。日本所需38种军需物资中有14种从东北地区获取。到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之前日伪资本已控制中国东北地区工业的99.15%。

  1937年日本策动“七七”事变,妄图侵占全中国。从1931年到1941年,中国独自抗击日本侵略者。据统计,1937年日本陆军24个师团中的21个师团投入中国战场,占88%。1941年侵华日军约130万人,占日本海外侵略军总人数240万人的54%。另有统计显示,侵华日军仍占日本海外侵略军总人数的80%以上。如果加上伪军和后勤人员,日伪总兵力超过300万人。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前,侵华日军198万人,仍占日本海外侵略军总人数的60%。中国是抗击日本侵略者维持的时间最长、伤亡和经济损失最多与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贡献最大的国家。中国抗日战争持续14年间,伤亡3500万人,占二战期间世界伤亡1亿人的1/3以上;中国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6000亿美元,占二战期间世界损失4万亿美元的15%;中国一直牵制日本海外侵略军的主要力量。时任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说:“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捆住的时候,我们才可以在德国侵略者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如此评价中国坚持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重大影响:“假如没有中国,如果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多少个师团的日军可以因此调到别的方面作战?他们能够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能够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区打下来,他们能够一直冲向中东……”英国战时内阁首相丘吉尔在谈到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贡献时说:“如果日本进攻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能预防这种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丘吉尔强调:“认为日本的命运因而得到解决的说法是错误的,在第一颗落地之前,日本的失败已成定局。”

  中日间最大的“悬而未决的问题”是日本要归还掠夺中国的财富和资源。中国军事科学院历史研究部编著的《抗日战争史》一书中指出:“列强对中国经济的掠夺是极为贪婪和多方面的,首先是赤裸裸的战争掠夺,通过五次大的侵略战争,英、法、日等国家勒索中国的赔款加利息共达12.79亿两白银。其中日本侵华次数最多、获取中国“赔款”最多,也是掠夺中国财富和资源最多的掠夺者。日本侵华14年间,掠夺中国黄金2.1万吨,白银2万吨,银元2.5亿块,钻石约500吨,珠宝玉器没办法统计。按1946年日本大藏省清算报告数据,日本掠夺中国资源折合当时600亿美元,相当于现在的5万亿美元。

  据二战后日本官方提交的清单及中国国民政府的记录,日本在侵华期间,日方盗窃和掠夺中国文物1879箱(约360万件),这中间还包括青铜器、陶瓷器、金银器、甲骨、佛头等。日本多家博物馆均藏有中国文物,例如东京国立博物馆的9万件藏品中,中国文物超过1万件。另有11件中国文物被日本列为“国宝”。尽管中国已通过成立专门机构(如2019年设立的文物追索机构)建立17.5万件文物的数字档案,但被日本盗窃的中国文物尚未归还。

  日本掠夺中国财富、资源和文物,都属于强盗行为,日本必须如数归还中国,从而解决中日关系中最重要的“悬而未决问题”。

  中国抗日战争旨在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中国没有破坏日本一个城市、没有占据日本一寸土地。

  第二次世界大战临近结束,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颗。与此同时,美军集中炸毁日本大城市,除京都和奈良等文化古城,日本一百多座城市被夷为废墟。8月15日日本宣布战败投降同一天,《》用十分引人注目的版面刊登了一幅漫画:一个奇特的怪物仰面翻倒在地,张着大嘴,一名戴钢盔的美国士兵正要用钳子把这个怪物的牙齿拔掉,这个怪物就是日本人。但是,为围堵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美国对日本政策从打击转变为控制、扶植和利用。

  《日本就是敢说“不”》小册子作者之一石原慎太郎透露,到1984年时,日本全国仍有119处,330平方公里的驻日美军基地,具有浓厚的“变相军事占领”色彩。(截至2025年,美国在日本仍有130个军事基地,驻日美军约5.5万至6万人,规模仅次于美国在德国驻军)美国在东京近郊建立的四个主要军事基地,犹如四把尖刀直指东京的咽喉,它决不会同意失去这种优越地位。如果认真分析一下美国战略动向,只能认为美国是把日本看作继苏联和中国之后第三个需要予以警惕的国家。《日本就是敢说“不”》小册子另一作者小川认为,日本列岛是美国全球战略上的根据地。“驻日美军基地支撑着在半个地球上作战的美军兵力的全部需要。”1981年会计年度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听证会记录载明:“西太平洋全部的美军部队都得到基地设置于日本的庞大补给网的支援”,“设于日本的弹药储藏量占美国西太平洋陆地弹药库储藏量的50%以上;而石油储备能力则占夏威夷以西地区所储备燃料的80%以上”。

  美国侵朝战争期间(1950年6月至1953年7月)得到日本的全面支持。超过2.5万日本人以“顾问”、“翻译”等身份直接参与情报收集、工兵支援等,其中部分日本人穿着美军服装“执行任务”。美军所需物资都是通过日本港口、机场等中转运送的。麦克阿瑟称日本列岛是“巨大兵站”。美国允许日本三菱重工等企业复产,为美军提供武器、弹药、军需品。

  美国制造谎言、自导自演的侵越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维持的时间最长的一次战争,从1961年5月美国派遣特种部队进入南越到1973年3月美军完全撤离,持续约12年。美军在越南、老挝和柬埔寨投下的炸弹达760万吨,另有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总量达800万吨,分别为二战期间美军在全球投弹量(约210万吨)的3.6倍或3.8倍。越南战争期间,不仅造成大量军民伤亡,而且美军喷洒约1900万加伦含二噁英的橙剂,导致森林等自然资源被毁、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越南战争期间,日本成为美国不可或缺的“隐形伙伴”。日本三菱等企业加速生产军用设备,为美军提供了包括通讯设备、医疗设施和机械装备等所需军事物资。1963-1973年,美军投掷35万吨凝固汽油弹中的90%产自日本,日本川上弹药库是美军在亚太地区最大弹药储备基地,直到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继续为美军提供后勤支持。

  在美国侵占阿富汗期间(2001-2021)和美国侵占伊拉克期间(2003年3月至2011年12月)都得到日本的支持。

  1949年11月12日在美国提议下成立巴黎统筹委员会(简称“巴统”),日本是15个成员国之一。巴统主要职责是协调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出口的管制政策,通过禁止战略物资、高技术产品(包括军工装备、尖端技术及稀有物资三大类)。1950年禁运清单达400种物资,涵盖航空发动机、电子计算机、精密机床等战略物资及军民两用技术,旨在遏制社会主义国家发展。

  巴统于1994年解散后,巴统职责由1996年成立的《瓦森纳协定》(瓦森纳安排)继承。日本是该协定42个签署国之一。瓦森均协定延续“巴统”对敏感技术的出口管制,通过军民两用商品和技术清单(9大类)及军备等(22类)实施出口管制,遏制新兴经济体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美国要求日本与西方七国集团(G7)对俄罗斯制裁保持政策一致、协调行动,日本即与美欧国家协力对俄制裁。日本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占其进口石油的比重从2022年俄乌冲突前的15%降至2023年6月的0.7%,预计2025年约占2%至5%。俄罗斯外交部多次批评日本对俄制裁非法,并采取反制措施。

  拜登政府时期(2021-2024),构筑“小院高墙”、拉拢甚至迫使美国盟友围堵中国科技发展。日本紧跟美国步伐,从2023年7月23日起,日本对23种半导体制造设备实施严格出口限制,与美国的“精确制裁”相比,日本对华出口限制的范围更广、更严。中方坚决反对,要求日方纠正错误,并采取必要措施维护自身利益。

  日本从属美国80多年来,既被利用,也得到回报,特别是美国从侵朝战争到侵越战争期间对日本的“特殊采购”促进了日本经济的“特殊繁荣”,日本经济迅速恢复、快速地发展。美国侵朝战争三年间,日本外汇收入相当日本年度预算额的两倍,美军对日本采购各种物资达610亿美元,超过美国对欧洲实施马歇尔计划131亿美元投资。日本时任首相吉田茂称朝鲜战争对日本为“天佑神助”。他1967年出版的《激荡的百年史》书中写道:“朝鲜战争开始一年后,日本工矿业生产增长了50%,至于法人(如公司社团等)所得从1945年到1951年的两年间增加3至4倍。越战成为日本“经济腾飞的关键催化剂”。20世纪50年代,日本国民生产总值(GNP)年均增长率达8.4%-9.1%;60年代,日本GNP年均增长率高达10%-11.3%。从1955年到1973年,日本经济实际年均增长率高达9.8%。1968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超过联邦德国(西德),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1973年,日本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4078亿美元,相当于联邦德国GDP3472亿美元的1.17倍和美国GDP13021亿美元的31%。朝鲜战争停止后,美国需求减少、日企库存增加。日本廉价向美国出口纺织品,在短短三年内日本纺织品曾占美国进口纺织品的50%以上。

  20世纪70年代,世界市场石油价格从1973年10月每桶约3美元涨至1980年的每桶30-41美元。日本生产省油、轻便、价格较低的汽车,日本汽车产量和出口量飞速增加。1965年,日本汽车产量达到187.5万辆,比1950年31600辆增加53倍。但仍仅相当于美国汽车产量1113万的1/5。到1987年,日本汽车产量达到1371万辆,出口802万辆,出口比率达58.5%。无论是产量,还是出口量和出口比率,都处于世界领头羊。1980年,日本对美国出口汽车达182万辆,占美国进口汽车总量的80%。到1989年,日本汽车在美国汽车市场占有率已达36%。美国半导体市场慢慢的被日本挤占,日本半导体产业占全球半导体产业市场占有率从1980年初的30%攀升到1988年的50.3%,到1980年代中期,日本半导体产品在美国市场占有率超过40%,占据美国70%存储器市场。美国半导体市场占有率从1980年的61%跌至1986年的43%,而日本份额从26%升至44%。

  从1980年到1985年,美国对日本贸易逆差从69.59亿美元增至394.85亿美元,5年间贸易逆差增长近5倍。从1983年到1987年,日本对外贸易顺差总额达2626亿美元,其中对美国贸易顺差1943亿美元,占74%。从1980年到1985年,美元升值约60%,导致1984年美国对外贸易逆差达1070亿美元,其中对日本贸易逆差占40%。美国扶持利用日本,也容忍被日本反利用。但是,绝不允许日本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为打压日本,美国策划了《广场协议》。

  1985年9月22日,美国、联邦德国、法国、英国和日本(G5)的财长和央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签署了《广场协议》,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促使日元升值、美元贬值以解决美国巨额对外贸易逆差。《日本时报》网站2025年9月21日发表题为《广场协议签署40年后,日本仍受制于汇率波动》的文章回顾,货币当局原本预计日元兑美元将相对温和地升值。曾任日本国际金融局局长的行天丰雄说:“我们曾预计日元会升值10%至15%。”然而,日元汇率却一路飙升。协议签署前,日元兑美元汇率约为1美元兑240日元,到1987年底,这一汇率突破1美元兑130日元。由于日本经济属于出口导向型,日元大幅升值使日本众多出口企业遭受重创。日本央行在1986年至1987年间五次降息,以应对广场协议对日本经济的冲击。但这种过度的货币宽松催生了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的投机交易,最终引发日本“泡沫经济”破灭。

  行天丰雄反思说:“当时本应改变出口主导的日本经济模式,构建即使汇率大幅度波动也不易受到冲击的经济。”但是,日本却掀起“全球出击”、“购买美国”的狂热。从1986年到1991年5年间日本海外投资达4000亿美元。到1992年,日本海外净资产高达5136亿美元。1989年6月,日本三菱公司以14亿美元买下美国国家象征的洛克菲勒中心,索尼公司以34亿美元购买了美国文化象征之一的哥伦比亚影片公司。到80年代末,美国10%的不动产已成为日本人的囊中之物。美国《财富》杂志1987年12月7日(珍珠港 事件纪念日)惊呼:“日本在进行非武装侵略!”

  马丁与苏珊合著的《购买美国》一书出版后便成为1988年西方世界惊人的畅销书。日本的“全球出击”“购买美国”一时间搞得欧美国家惶恐不安。被称为“日本操纵者”之一,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助理约瑟夫·奈 在冷战结束后曾经说过“苏联垮台了,今后就是在亚洲对日本的经济战争了”。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还让《日本第一》一书作者傅高义继续研究;绝不让日本成为“世界第一”。

  日本泡沫经济已经破灭,1990年6月1日出版的《日本就是敢说“不”》小册子作者之一石原慎太郎还在宣称:“日本的时代慢慢的开始。”35年后,日本对美国还是说“是”,而且自潮“低人一等中的低人一等”和“投怀送抱”。“日本经济再生担当大臣赤泽亮正参与10轮在美国磋商,日本自始至终没有针对美国采取报复措施。这与中国和欧盟的做法截然不同。”日本为什么还是不敢说“不”呢?日本《读卖新闻》2025年9月22日发表题为《广场协议签署40年后,日本仍需打造不受汇率影响的强劲经济》的社论说:“如今广场协议的负面影响常被诟病。日本迫于美国要求,削减贸易赤字而扩大内需,依赖宽松货币政策。这最后导致泡沫经济及其崩溃,给日本带来‘失去的30年’。”社论担心:“曾主导广场协议的美国,如今正背弃国际合作,提倡制造业复兴的特朗普总统甚至有可能推动以弱势 美元促进出口的‘第二个广场协议’。”

  2025年10月28日上午,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东京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谈,日本在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协议正式落地,美方主导利润分配,即收回成本后美国将获90%的利润,堪称“令和版广场协议”。日本在野党怒斥这是“主权出卖”。美国白宫却吹嘘,这是“史上规模最大对美投资”。有日本媒体批评她在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交往中表现出强烈亲美姿态,她还被曝要提名特朗普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立宪党首野田佳彦在国会质询中说,如有关报道属实,就是“过度的恭维外交,轻率且失当”。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国会两院就其前发表的施政演说接受各党派质询。从施政演说到质询答辩,高市早苗阐述的多项政策引发争议,日本媒体多以“保守色彩浓厚”概括其政策特点。在安全领域,高市早苗在施政演说中正式提出,将原定于2027年财年实现的防卫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2%的目标提前至本财年内达成,并计划在2026年年底前修订《国家安全保障战略》等“安保三文件”。高市早苗在国会质询答辩中还表示,将加快修改“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的实施方针,取消对防卫装备出口的部分限制。高市早苗政府提出恢复旧军制度,甚至探讨修改“无核三原则”。高市早苗的这些政策遭到在野党猛烈批评。此前与高市早苗领导的自民党分道扬镳的公民党党首齐藤铁夫指出,放宽防卫装备出口限制不利于世界和平与国际合作。日本委员长田村智子批评说,加快提高防卫费是为“日美联合进行战争做准备”。

  11月7日,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国会答辩时公然发表涉台露骨挑衅言论,暗示可能武力介入,性质影响极其恶劣。高市早苗的涉台言论极其错误、极其危险,粗涉中国内政,严重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严重破坏战后国际秩序,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和中日四个文件精神,严重破坏中日关系政治基础,严重伤害中国人民感情。80年前,我们打败日本侵略者,光复台湾,终结日本对台湾的侵占掠夺。80年后的今天,谁在企图挑战中国核心利益,妄图阻挠中国统一大业,中国政府、中国人民、中国军队绝不答应,绝不容忍。日本胆敢铤而走险,必将粉身碎骨。

  高市早苗内阁对外政策已经变得更具扩张性、对抗性和进攻性,日本计划恢复旧军大佐军衔甚至探索修改“无核三原则”。我们要认清高市早苗代表日日本右翼和极右翼势力对外政策的危险性,日本再次处在回归亚洲还是重温军国噩梦的十字路口。

  竹下登于1987年11月6日出任日本第74届首相后,在马尼拉参加东盟六国政府首脑会议期间提出“亚洲故乡论”,称亚洲为“日本的故乡”。2002年4月12日,时任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发表题为《新世纪中的亚洲--挑战与机遇》的演讲中表示:“亚洲所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就是以一个共同的声音面向世界,并共同为亚洲繁荣做出贡献”。小泉提出亚洲国家要将各自的努力凝聚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更广泛的地区经济联合体。鸠山由纪夫在2009年至2010担任日本首相期间多次公开承认日本对邻国的侵略,要避免重蹈战争覆辙。鸠山在《》发表文章,强调日本“需要发展与亚洲尤其是与中国的密切关系”,重申一个中国原则,反对“”。鸠山还提出修改《日美地位协定》。

  《日本时报》网站2025年9月21日发表题为《广场协议签署40年后,日本仍受制于汇率波动》的文章介绍,2023年,日本以美元计价的名义人均GDP已从位居世界前茅降至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38个成员国中的第22位。日本经济实力的下滑正变得日益明显。一桥大学名誉教授野口悠纪雄警告说,日本“正处于失去发达国家地位的边缘”。

  日本《读卖新闻》发表社论,呼吁日本未雨绸缪,降低对美国和美元的依赖。日本贸易多采用美元结算,以日元结算的出口不足40%。如果降低对美元的依赖,深化与亚洲国家联系并扩大日元结算,那将大大降低出口的汇率风险。

  亚洲面积440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陆地面积的29.4%。包括俄罗斯远东地区(约1279万平方公里),亚洲陆地总面积达5679万平方公里,占全球陆地面积的约38%;截至2025年,亚洲人口约47.4亿,占世界总人口的59%左右;亚洲石油储量占全球石油储量的70.8%,天然气储量占世界天然气储量的47.5%,稀土储量占80%;亚洲水稻产量占世界水稻总产量的92%。从1945年到2024年,整体亚洲经济年均增长率为6.5%至7.0%,明显高于同期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年均3%至3.5%的增长水平。IMF指出,亚洲经济稳步的增长对世界经济稳步的增长的贡献率达60%,亚洲有基础保持经济提高速度继续快于、高于其他地区。

  巴西《论坛》杂志网站,2025年11月10日发表巴西利亚大学退休教授玛丽亚•路易莎•法尔康•席尔瓦题为《世界经济的新活力中心》的文章指出:“世界经济活力中心的转移已成定局。建立在债务、金融化和自由主义话语之上的大西洋霸权,正在让位于以太平洋和全球南方为根基的经济发展,后者以技术和绿色为驱动力”。

  中日慢慢的变成了互补互利的最大贸易伙伴,希望日本新内阁树立正确对华认知,恪守和履行中日四个政治文件就历史、台湾等重大原则问题作出的明确规定。“村山谈话”深刻反省日本侵略历史并向受害国道歉,这一精神值得弘扬。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互为重要近邻,推动中日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符合两国人民和国际社会普遍期待。中日协力加强亚洲合作,共享亚洲贸易和投资大市场带来的共同繁荣和造福各国人民。

  日本各政党团体和广大群众要阻止高市“强军扩武”,复活军国主义和日本再次对外发动侵略战争。今日之中国已不是80年前的中国,任何人妄想挑战中国人民的底线,必将遭到中方的迎头痛击!必将在14亿多中国人民用血肉铸成的钢铁长城面前碰得头破血流!任何势力胆敢阻挠中国统一大业都是痴心妄想,螳臂当车,注定失败。

 

上一篇: 《沙丘觉醒》扑翼机快速获取方法 扑翼机怎么获得 下一篇: 镍需求 - OFweek锂电网